Microarchitecture ANALYSIS at TOKYO 東京 微建築 分析
- 俊翰 李
- 2019年2月16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19年2月18日
東京のミクロ建築分析
BY 李俊翰 盧欣盈 OCT 2018 秋

「微建築」( 英文為Microarchitecture,日文為 ミクロ建築 ),是新興的建築概念,沒有嚴謹的定義。可以是提供單一功能的單純空間,如瞭望台或小型音樂吧,甚至是三溫暖房。也可以是擁有多重功能,以致在執行不同的任務時必須進行替換內裝或收納。但有個共通點,就是接能在出奇狹隘的空間內完成不同的任務,達到目的 。
2018年秋,進入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,成為建築人後,第一個專題即是分析微建築案例。對東京情有獨鍾的我,當然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東京街頭的建築作為分析對象。由於東京是全球數一數二發展先進的城市,人口密度也非常高,因此想當然爾生活空間也相當的擁擠。但是相當特別的地方是東京的建築師們相當會利用零碎的土地,搭配極簡的美學與清爽的用色,總能在微建築的設計領域給出相當新穎獨特的作品。
這次專題選擇了以下兩個建案為主角,從動線,內裝,自然採光,使用面積,收納空間…等等不同的層面著手分析。


ツボミ ハウス | Tsubomi House
本建築最大的特色是樓板之間的錯落所營造出來的空間感與層次感。淺色原木裝潢搭配白色樓梯使得建築內部空間清爽大方,視野極佳,再搭配分布於屋頂四面的三角形窗戶及各樓層的落地窗,甚至是角落的鐵網陽台,為建築內部引入了足夠的自然光源,不須過多額外的光源輔助便可營造出明亮通透的氛圍。而由幾何圖形所構成的白色建築外觀更是簡約而大器,彷彿礦石的結晶駐立在街頭。

白色建築外觀搭配礦物般的幾何菱角設計,非常清爽。1F 有簡單店面。

由左上,右上,左下,右下 ,依序為 B1,B0.5,1.5F,2F。可以看到原木色的牆壁色調,搭配大面窗戶,因此室內十分明亮。




由剖面圖來看更可清楚看到空間感的關鍵,錯落的樓板讓每層樓的空間都相互連結,營造了優秀的整體感。




たまらん坂の家
窗戶的方向和室內的空間擺設較有關聯。書房、客廳和餐廳開大面的窗戶,有寬敞的視野和較為柔和的自然採光。臥房因為隱私的因素則選擇開三面小窗。這棟建築物運用了樓板的錯落作為空間的區隔還有收納的空間。它將客廳以及書房的位置下降,並且以樓板作為書桌,使整個空間看起來更為寬敞。一樓與二樓間的夾層不只是作為書房和客廳的地面,同時也是樓梯和臥室上方的一個儲藏空間,整棟建築除了浴櫃和書櫃,其餘的收納都在於地下的儲藏間和那個夾層。

1F 的最大特色是臥室天花板的矩形長條天窗,給予主臥增添了不少雅致。

2F則透過上下升降區域樓板分隔空間,保留視野與空間感又可適當分隔不同作息空間。




Comments